疫情地图背后的秘密:会读图方能知天下

大家好,首先失踪人员自我报道一下。

最近会恢复知乎上的文章更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

下面这篇文章是本人的公号 王鼎杰战略智库 2020年2月1日推送的文章。与大家分享如下。

对于下面这幅图,大家一定不陌生。

很多朋友每天都在刷,但是,我们真的看明白了吗?

在这幅图中,湖北作为源发疫区,至今仍为最深的色块覆盖。

周边的重庆、湖南、河南明显受到了严重影响。

但是,对角线上的陕西、江西,虽然同样邻近湖北,却明显感染程度相对较低。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当然很多,地理是其中之一。

只要是实体传播,都离不开人流,人流离不开交通,交通离不开地理。

这次疫病在河南、湖南的南北拉伸,你不觉得很眼熟吗?

不错,和历史上楚国的扩张,大致遵循同一地理逻辑。

向北,沿着南阳盆地入中原。

向南,顺着湘江开拓后方。

后来楚国受到秦国来自江汉上游的压迫,才又顺江向东,再绕道向北发展。

如果说南阳盆地、湘江,为南北移动提供了便利。西面的三峡,东面的大别山、幕府山,则形成了屏障。

更大的屏障,则是大巴山与秦岭。这两个屏障有效保卫了陕西。

看看早期中国南方的人口分布。▼

中国南方早期人口分布

再看看秦汉的主交通线

再与京广线京九线一对比

就会发现,疫病、战争、经济、文化的背后,地理之理实在是一个理。

同样的道理,西藏疫情最弱,贵州、青海紧随其后,也是受到了交通阻碍效应的保护。

而一旦重庆挡不住,四川首先受影响。河南挡不住,山东、安徽就会出问题。湖南挡不住,江西就会变色。

但是,广州、浙江、上海、北京,都与湖北相距辽远,为什么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疫情呢?

其中,广州、浙江,更是在湖南、江西、安徽还顶得住的时候,就后院起火,来了个前后夹击。

这就是现代化的异变了 ▼

古代疫情传播,大致是以疫区为中心,涟漪状外扩。

导致疫情流变形的,就是自然地理障碍。

但是,现代交通手段,尤其是远程立体交通的发达,形成了新的问题。

远方那些人流量大的大型城市,也成了易感染区域。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立足省区色块图进行分析。

可是,这种地图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问题出在省区本身。

自元以来,中国省区划分就不再按照山河形便的原则,而是错裂河山。

最明显的就是陕西南部的安康与汉中。

这两个县夹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构成了著名的汉水谷地,是战略要地。在地理上其实与陕西主体部分的关系不大,相反,对四川的影响反而更大一些。

所以,这里是四川的门户,陕西的屏障。

但是,当我们以省区绘图的时候,就会忽略类似的信息。

同时,色块图简单、明朗。但注定难以体现复杂信息。

这个问题,不光存在于疫病地图的绘制,也存在于历史文化地图的绘制。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西周的封建。

当时受到人口、技术的限制,控面能力非常有限。所谓封建,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武装拓殖。

每个据点的周边,都有明确的边界,这就是孟夫子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封疆。

等到人口繁衍,根基稳固,就要打开封疆,去开拓新的疆土。这就叫开疆拓土。

在这个时代,相对于面,更重要的是点。相对于野,更重要的是城!

在这个案例中,色块图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极易误导我们,忽略真正有意思的历史事实。如车道与战略交通线,城的分布,自然地理与战略地理的互动……

同理,秦平百越之后的郡县设置,也是网点状布局。直到汉,对于今天湖南、江西的很多地方,尚不能实现有效控面。

此时勾勒出大边疆范围倒没问题。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是,在大边疆内,按所谓郡的范围填无缝隙色块,就有问题了。

所以,网点状的渲染法绘图,要明显优于大色块填充。

可是,这样制图意味着大量数据的搜集和精密判读,还要把传统史料整理与考古发现统合起来,自然不如色块加行政区划来得简单。

回到疫情地图上。这种简单的绘图法,优势在于迅速让我们获得单一信息,那就是各省的确诊、死亡人数。劣势则在于,存在很大的视觉误导性,掩盖了更复杂的问题。

尤其对那些面积较大的省,也许只是个别地区的疫情,给人的感受却是全省变色。

相比之下

下面这三幅图就能澄清很多问题。

各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特殊性,立即凸显了出来。

东三省数据的差异,也会看的更清楚。

这里隐藏的问题就是:

现代疫情传播,是双管齐下:

一是在交通发达的大型城市之间传播;

二是按照传统的涟漪地理流扩散。

从中不难发现,在制图学层面,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郡、道、路、省。地形的重要超过政区。

只有当我们以县,以中心性城市为单位,结合交通数据、气候地貌,进行数据分布时,才有可能看出一些更深层的秘密。

我们说防疫一盘棋,就是要打破各种壁垒。其中就包括了省界壁垒。

这个壁垒有多要命,学好地理和历史,会有深刻的体会。

同理,当我们不再以全国为基准,而是聚焦某个地区,某个县时,无疑就需要更精准、更实操的制图。

简单是学术之美,为简单而简单则是学术之恶。

孙子说,地形者兵之助。

又说: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防疫是一场无形的战争,同样需要深刻理解空间,才能更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地理,归根结底是空间的智慧

历史,归根结底是时间的智慧

时空结合,是大战略思维的基础,是大格局意识的支柱。

古人说左图右史,就是这个道理。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地理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空间意识还非常不足。

全球化时代的大空间意识,尤其匮乏。

基础学科间的深层互动,更是隔膜重重。

太多地理公号,变成了美工公号,学术的原创性和技术的应用性却无人问津。

美工到最后,就成为徒有形式,甚至胡乱抄袭,以讹传讹。

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别还很大。

比如下面这两张来自美国制作团队的疫情图:

且不说数据对错,用意如何,单就制图本身,显然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之处。

要看到差距,打破壁垒,以学术为本、以技术为用、以美工为外衣。而不是形式主义与资本的粗暴结合。才能突破固有局限,才能根本提升我国青少年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认知力。

否则,强基计划就会先天不足,我们将输在真正的起跑线上。

————本文转自王鼎杰战略智库2020年2月1日推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