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全域同城化,未来发展可以期待

近日,广州市和佛山市联合发布《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基础设施一体高效、科技创新协调联动、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为广佛全域同城未来五年发展做出规划。

广州与佛山作为广东两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一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2009年,广佛两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广佛同城化的序幕。十三五期间,广佛地区GDP从2015年的2.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6万亿元,常住人口总和超过2800万。2020年,广佛经济密度为3.2亿元/平方公里,是全省的5.2倍,以全省6%的土地面积和22%的人口贡献了32%的经济总量。

随着广佛同城战略的推进,两地交通、产业等方面密切程度不断加强。交通往来方面,广佛线全线开通,日均客流量从开通时的10万人次提升至50万人次。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南站段)、广州地铁7号线一期西延顺德段、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引入广州南站)即将建成。两市主要衔接道路多达30条,开通95条跨市公交线路,基本实现毗邻区域公交全覆盖。产业发展协调方面,广州服务+佛山制造的协同效应凸显,大力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两个产业总规模超过2万亿。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关联度越来越大的新发展时代,同城化是大势所趋。通过同城化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和辐射力,也被寄予更大的希望。正如广佛全域同城新规划指出,虽然广佛全域同城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离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引领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还存在差距,同城化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激活,同城化机制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同城化合作还缺乏高层次平台载体。

广佛全域同城新规划针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凸显四大高定位: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节点、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极点、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城市间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进一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水平,就要发挥广佛地区制造业发达和联通海外门户优势,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区域;立足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地理区位优势,依托大湾区三大极点中广佛极点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相同的独特优势,加速全域同城化进程,迸发广佛极点的强劲动能,进一步辐射带动珠江东西两岸乃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挥广深双城联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湛深度协作等一系列协作机制合力,引领珠三角地区做强核心功能,强化与沿海经济带城市协作发展,带动北部生态发展区入珠融湾,助力解决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城市之间同城化不是一个简单概念。广佛同城化新规划突出指向推动广佛同城向广佛全域同城不断升级,实现广佛两市交通往来更加顺畅、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公共服务更加一体、同城化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区域整体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实际上,这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佛全域同城。

值得关注的是,广佛同城新规划提出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统筹提升交通、信息、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同城化水平,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便捷、城乡共享、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广州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以及佛山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立足广佛产业比较优势,强化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共建,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全域同城化建设全过程,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共建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高水平供给,强化社会保障接轨和社会治理联动,更好满足广佛两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是政府层面的着力点,也是广佛两地市民的愿景。

总的来看,广佛全域同城化离不开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生活同城三方面。打破地域分割、清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已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重点。未来,广佛全域同城化实现新跨越可以期待。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