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千万畅销书的路遥,为何死后给独女留一叠欠条?他的稿费呢?

原标题:2千万畅销书的路遥,为何死后给独女留一叠欠条?他的稿费呢?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路遥在书中写下这句话。写出《平凡的世界》这一宏伟巨制的作家路遥,一生远远要比小说更精彩,也更心酸。

命运不济

路遥,1949年出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七岁那年,父亲说带他去延川县郭家村的伯父家玩玩,母亲一大早就给他准备好了新布鞋。七岁的孩子,已懂得装糊涂,他知道是因为家里穷,父母实在没办法了,要把他过继给伯父。

到伯父家的第二天早上,路遥躲在大树后面,看着父亲偷偷溜出村子,上了电车,他的眼泪刷刷地流。路遥寄人篱下的童年,贫瘠而寂寞。而他的一生,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穷。初中时,他交不起每月五块钱的伙食费,常常饿着肚子飞奔到野外找野果子充饥。这种饥饿感是绝望的,是一生都刻骨铭心的。

路遥在这样物质匮乏的环境下,不断寻找精神上的信仰,常去县里的文化馆看报纸,常到图书馆里借书看。他可以缺乏物质,但他的精神不能不富足。文学就是他的信仰。中学毕业后,路遥当过老师,当过宣传队的创作员,当过编辑。1973年,他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期间,他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坚守文学信仰,影响无数人

作家在创作生涯的开始,都会经历一个不断创作,又不断被拒绝发表或是石沉大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家最重要的是坚持和摆正心态,不陷入自我怀疑,而是不断在写作中与自己和解,在写作中不断发现这个世界的角落。路遥也不外乎是这样。

1980年,《当代》杂志发表了他的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也凭借这篇小说得了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1982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引起很大的反响。小说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曲折经历,这更像是他自己的写照。

那时很多人都说,《人生》就是路遥的最高点了,他不可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可后来《平凡的世界》问世,打了许多人的脸。

为了创作一部极富现实性的小说,路遥一头扎进了铜川的陈家山煤矿,在那里生活,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三年后,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问世,几乎是在全国引起轰动。路遥因此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此书也被中央电台广播。

讽刺的是,路遥穷得连去领奖的路费都没有,是他的弟弟东拼西凑借到了五千块钱,让他有去北京的路费。路费是借到了,可路遥到北京还要应酬,要请客,还要买一百套书送人,他还是没有钱。

如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声名远扬,名利皆得;贾平凹一个字值三万块钱;刘慈欣一年的版税费就有1800万。路遥不像他们这么幸运,他一生在物质上真的就只有穷。他写作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热爱,为了信仰。他写作是为了给人民看的。

文学事业对他而言是神圣的,他愿意把生命的一切都倾注到文学创作当中。他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正是因为生活体验的深刻,他才能赋予小说深刻的血肉和引人共鸣的情感,他笔下的人物才那样富有血肉。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史诗,其中的语言和描写是朴实的,一些人认为它不够精致,称不上是一部好的小说。可这部小说影响了无数人,更是当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印刷量无法估计,近10年来,总销量已超过1900万册,并且以每年300万册的销量剧增。据统计,《平凡的世界》也是各大图书馆借阅量最多的一部小说。

路遥也是马云的偶像。马云青年时第二次高考落榜时,处于意志消沉的状态,偶然间在金华火车站捡到一本路遥的《人生》,读起这本书时,内心有深深的感慨,他后来说:是这部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不放弃总有机会。路遥书中人物摆脱苦难的奋斗精神和历程,更让这个世界最多数的小人物喜爱,激励着许多人在冰冷的现实里负重前行。

一生凄苦

路遥,绝对是近代以来最具悲剧性的作家之一。

路遥夜以继日的创作生涯,使他的生命活力日渐枯竭,体力严重透支,身体每况愈下。1990年到1992年这段时间,他就像一盏快要燃尽的油灯,不屈地闪烁着最后的光亮,进行创作上的思考。1992年11月,他住进医院,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呻吟,17日凌晨四点,路遥因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去世,生命仅仅定格在了四十二岁。

路遥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是他唯一的女儿路茗茗,可最后他留给独女的只有一叠一万多元的欠条。他一生都没有摆脱贫困。而美好的爱情、圆满的婚姻、赡养父母,这些也跟路遥无关。

二十岁的路遥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林红,一心想把最好的给她。他费尽力气争取到了去延川县工作的一个名额,把名额给了林红。然而,路遥在那个时候染上了急病,全身长满了疮,要被带走隔离。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是,林红因为路遥农民的身份与他断交,断交后迅速和一个军官在一起了。遭遇深爱的人背叛,是路遥心中一直抹不开的阴影。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婚姻的悲剧。

路遥和来自大城市的姑娘林达结了婚,可婚后,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路遥对写作有满腔热血,这就使他一定程度上冷落了妻子。而路遥出生于农村,渴望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林达却是一个独立、前卫的女性,不愿在家做一个家庭主妇。此外,路遥心中一直放不下初恋,使得他和林达的心始终无法真正走到一起。

这种种,都把这段婚姻推向死亡的边缘。路遥在医院病入膏肓之际,林达带着一份离婚协议书到医院去,把路遥从病床上扶起来签字。最后带着女儿离去。

路遥的养母,也是他的婶母,名叫李桂英,一生凄苦。路遥的亲生父母把他过继给伯父家,伯母李桂英把他视为己出。冗长的岁月里,李桂英没日没夜地种田,以此获得微薄的收入,为了供路遥上学,她不惜到隔壁县乞讨,让路遥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读完大学。

路遥却没能供养他的母亲,李桂英到死时,都是孤独地住在窑洞里,那个山沟村庄只有她一人未能搬出去。逝世前一年,李桂英才得到社会的关注,每月领得150元的补贴。2004年,她在凄凉中死去。

路遥是个优秀的作家,但他自己也明白,在生活中,他不是个好丈夫,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个好儿子。路遥的一生,和《平凡的世界》一样,满是血泪。他太早离去了,但他生命的厚度,是构筑在他不屈奋斗的血肉上的。他留给人世的,不仅是不朽的作品,更是卑微人物所能看到的光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