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如何实现的,检测结果是怎样判定得出的,准确性如何?

以新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为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先简单讲一下:

新冠状病毒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病毒的基因组,一部分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病毒的复制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另一部分是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复制。

我们检测这个环节就是模拟病毒的基因组复制的一部分。可以等同于生产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它生产过程的模版就是病毒的基因组,如果没有病毒我们就生产不出来。

同时我们用来生产的原料可以让生产出来的片段发光,从而让我们检测到。

现在讲得详细一些:

目前常用的新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为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检测原理:

1. 先从样本中提取RNA,RNA中可能有新冠状病毒的RNA,同时也存在很多采样患者的组织和存在于采样部位的微生物的RNA。

2. 先通过逆转录酶将样本的RNA逆转录为cDNA。因为新冠状病毒中的核酸为RNA,而RNA极易降解,为了防止我们检测的物质在检测过程中降解,我们把它转换为更稳定的DNA。

2. 用PCR的方式,以cDNA为模版,用新冠状病毒的特异性的引物合成DNA,达到扩增cDNA的目的。这里特异性的引物设计出来只能与新冠状病毒核酸的序列相匹配结合来扩增出目的产物。所以只有采集的样本中含有新冠状病毒才能扩增出目的产物。

3. 检测扩增出的PCR产物,即DNA片段。我们扩增的病毒DNA片段能够发出荧光而被仪器检测到。这些扩增出的供我们检测的产物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中目标RNA量的多少。而目标RNA量的多少又与样本中病毒的多少相关。

准确性如何?请参考: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