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策略:岁末年初之防疫政策优化后的三条投资主线

投资要点

一、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内外资风险偏好抬升。11月以来,优化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接连出台,各地区疫情防控政策迅速调整优化。疫情对经济的干扰进一步减弱将是大趋势,内外资也对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有了明显改善。资产表现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强使得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提升,北向资金大幅买入;长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敛;风险偏好驱动A股走出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上证指数重回3200点附近。

二、防疫政策调整后消费弹性如何?

疫情本身的发展和刺激政策决定消费反弹的力度。以中国香港为例,今年4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并发放涉及金额约315亿港元的电子消费券。疫情缓解叠加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回升,4月香港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增速大超市场预期;

防疫政策放松后的新增病例的反弹将限制居民消费的复苏。以中国台湾为例,今年4月起,中国台湾地区防疫政策持续放松,但由于新增病例抬升,居民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零售营业额同比增速自 6 月以来也逐月回落。

三、防疫政策调整,对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股市和防疫政策调整的相关性来看,防疫政策放松并不能使得股市出现趋势性的改变,经济本身所处周期决定股票市场走势。伴随防疫政策边际宽松后的新增病例反弹或海外黑天鹅事件,均有可能导致权益市场的波动加大。

结构方面,医药和消费板块实现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1)中国香港防疫政策放松后,恒生医药和消费行业短期超额收益明显,其中医药行业持续性强;2)中国台湾防疫政策放松后,观光、纺织、汽车等消费行业持续性较强。

四、投资策略:演绎估值修复,围绕政策发力方向布局。我们认为11月11日以来的A股是非常典型的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可类比于上海解封之后的六月行情。经济基本面的扭转难以一蹴而就,但防疫政策优化后的经济复苏预期快速发酵。12月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预计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阶段将逐步过去。以一个月维度来看,A股结构性机会仍多,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主要看点,围绕政策发力方向布局。配置上,建议关注:

1)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医药、可选消费(餐饮、旅游、酒店、航空)、必选消费

2)疫后复工复产相关的:央企基建

3)稳增长和产业政策发力方向:地产产业链、安全产业链等。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超预期;疫情反复;黑天鹅事件等。

目 / 录

正文

01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今年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了进一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措施涉及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风险区域的划定、外防输入、整治层层加码、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和药物储备等。包括: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等。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在二十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干扰。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包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落实高风险地区快封快解等。

新十条出台后,各地区疫情防控政策迅速调整优化,多地出台刺激政策或发 放消费券,支持旅游、免税、餐饮等领域的消费。随着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和防控效 率的提升,疫情对经济的干扰进一步减弱将是大趋势。

02内外资风险偏好抬升,北向资金大举进攻

防疫优化政策密集出台下,内外资对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有了明显改善。二十条和新十条防疫优化措施的出台均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行情,叠加美元指数走弱,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全球资金流出压力放缓。北向资金大举进攻A股,11月11日至今(截至12/8)累计净买入规模达874亿元,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净买入最密集的时期。

二十条发布后,长端债券收益率上行,A股走估值修复行情,上证指数重回3200点附近。11月11日至12月9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近20BP,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从-112BP收敛至-68BP,经济复苏预期为主要驱动;权益市场方面,在市场风险偏好的驱动下,A股走出了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11月11日至12月9日,A股风险溢价从3.34%回落至2.85%,当前位于近三年+1倍标准差的下方。杠杆资金也出现净买入,两市融资余额上行至1.47万亿附近,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之比也回升至7.5%上方的年内相对高位。

03从周边地区经验看防疫政策放松的影响

参考周边地区防疫政策调整后消费走势,若政策放松后出现新增病例大幅反弹,居民消费复苏节奏将受到扰动。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若叠加消费券发放等刺激政策,居民消费意愿将大幅反弹。

权益市场表现方面,防疫政策放松并不能使得股市出现趋势性的改变,经济本身所处周期决定股票市场走势。结构方面,医药和消费板块实现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

3.1.防疫政策调整时间较长

从周边地区防疫政策调整路径看,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为例,其调整均经历了几个月至一年多不等的时间,整体节奏上是渐进式的放松。

一、中国香港地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路径

中国香港自2022年4月起逐步调整防疫政策,9月份政策明显放松,政策放松后疫情较为平稳。2022年4月21日,中国香港开始分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5月份进一步放宽。9月26日,香港对入境检疫隔离政策作出调整,由3+4改为0+3、取消上机前必先取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用快测代替、取消未打针人登机限制等。0+3政策实施后,香港地区的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数及比例基本稳定。11月3日,香港解除对餐饮场所堂食的时间限制;11月17日,香港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包括在顾客一般会佩戴口罩的处所,疫苗通行证由主动查核改为被动查核等。

二、中国台湾地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路径

2022年初起,中国台湾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9月份之后明显宽松。2月份,中国台湾放宽外籍商务人士入境限制规定,3月份放宽疫情警戒标准,松绑戴口罩规定,调整入境居家检疫政策等。9月份之后,台湾防疫政策明显宽松,例如开放旅客自行驾车,全面恢复免签待遇,取消机场核酸检测等;10月13日起,中国台湾正式将入境政策调整为0+7,同时开放免签证国家/地区入境,取消观光禁团令;11月8日起,台湾将确诊者隔离措施放宽为7+n天,同住接触者改0+7自主防疫,取消居家隔离,不再强制公共场所量体温,并取消旅行团、健身房、边境、八大行业等疫苗3剂令。

三、新加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路径

新加坡从2021年中宣布与新冠共处,到2022年10月恢复日常活动的正常状态,总体上经历了一年多时间。2021年6月,新加坡政府打出与新冠共处的口号,随后疫情放宽政策逐步宽松。但到12月,由于奥密克戎变种迅速传播,新加坡阶段性暂停了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计划。2022年3月,新加坡宣布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期已过,将迈向与新冠共存,此后疫情管控政策走向全面宽松。

3.2.疫情本身的发展和刺激政策决定消费反弹的力度

从周边地区经验看,疫情本身的发展和刺激政策共同决定消费反弹的力度。以中国香港为例,今年4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并发放消费券支持消费,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回升,4月香港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增速大超市场预期。另一方面,防疫政策放松后的新增病例的反弹将限制居民消费的复苏。以中国台湾为例,今年4月起,中国台湾地区防疫政策持续放松,但由于新增病例抬升,居民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零售营业额同比增速自 6 月以来也逐月回落。

(1)中国香港:疫情缓解叠加消费券刺激,4月居民消费大幅反弹。

2022年4月,疫情缓解叠加政府消费券刺激,中国香港地区消费出现大幅反弹。促消费政策方面,4月7日起,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向约630万名符合资格的市民发放2022年消费券计划第一阶段的电子消费券,每人5000港元,该阶段消费券涉及金额约315亿港元。在消费券发放的刺激下,香港各大商圈的零售额和客流大幅回升。根据新鸿基披露,4月7日至10日,旗下15商场生意及人流分别较上月升20%及30%。4月21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政府宣布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同时疫情处于可控范围内,居民的消费意愿明显回升。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数据,4月香港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301.73亿元,同比增长11.68%,大超市场预期。

(2)新加坡:防疫政策放松后,消费数据逐步恢复。

自新加坡2021年6月宣布与新冠共处以来,消费数据呈现逐步恢复态势。2022年4月22日,新加坡全面放开堂食,进一步放开边境,带动5月新加坡餐饮服务指数(现价)同比增长40%,零售销售指数(现价)同比增长18.1%。2022年4月-9月,新加坡零售销售指数(现价)同比增速持续双位数高增长。截至2022年二季度,新加坡私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达12.23%,增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3)中国台湾:4月起防疫政策边际宽松,但疫情反弹导致消费者信心持续下滑。

防疫政策放松后的新增病例反弹将限制居民消费的复苏。2022年4月,中国台湾防疫政策边际放松,缩短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天数,从10+7调整为3+4模式。随后的一个月,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政策放开后的第一个感染高峰,5月份每百万人新增病例最高达到3500例。随后尽管台湾的防疫严格指数逐步下降,但由于疫情的反复,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零售营业额同比增速自 6 月以来也逐月回落。根据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61.22点,为2009年12月以来新低。

3.3.防疫政策调整,对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股市和防疫政策调整的相关性来看,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并不能使得股市出现趋势性的改变,经济本身所处周期决定股票市场走势。伴随防疫政策边际宽松后的新增病例反弹或海外黑天鹅事件,均有可能导致权益市场的波动加大。

1)中国香港4月份放宽社交距离措施,9月底实行0+3,防疫措施进一步放宽。但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海外流动性紧缩影响,今年1-10月,恒生指数大幅下跌37%;2)中国台湾的防疫政策自2022年初起逐步宽松,2022年1-10月,台湾加权指数震荡下行;3)新加坡防疫政策在2021年6月和2022年4月两轮边际宽松时,PMI处于景气区间,新加坡股指表现为震荡上行;2022年8月新加坡防疫政策第三轮边际宽松时,PMI迈向荣枯线下方,新加坡股指表现为震荡后下行。

从港股和台湾市场行业表现来看,防疫政策明显优化后,医药和消费板块实现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

1)中国香港防疫政策放松后,恒生医药和消费行业短期超额收益明显,其中医药行业持续性强。中国香港防疫政策明显放松后(9月26日起实行0+3)的5个交易日和10个交易日,恒生医疗保健业和必需性消费领涨;防疫政策放松后的20个交易日,恒生医疗保健业领涨;防疫政策调整至今,恒生医疗保健业持续领涨。

2)中国台湾防疫政策放松后,消费行业持续性较强。中国台湾的防疫政策明显放松(9月1日起开放入境旅客自行驾车等)后的5个交易日,台湾消费行业(食品、防止、观光、贸易百货等)表现居前;防疫政策放松后10个交易日,消费、医药和信息技术(纺织、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食品、生技医疗、观光等)表现居前;防疫政策放松后20个交易日,观光和食品行业领涨;防疫政策调整至今,台湾观光、纺织、汽车、电子零组件等行业持续性较强。

04投资建议:演绎估值修复,围绕政策发力方向布局

我们认为11月11日以来的A股是非常典型的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可类比于上海解封之后的六月行情。经济基本面的扭转难以一蹴而就,但防疫政策优化后的经济复苏预期快速发酵。12月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预计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阶段将逐步过去。以一个月维度来看,A股结构性机会仍多,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主要看点,围绕政策发力方向布局。

配置上,建议关注:1)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医药、可选消费(餐饮、旅游、酒店、航空)、必选消费;2)疫后复工复产相关的:央企基建;3)稳增长和产业政策发力方向:地产产业链、安全产业链等。

05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超预期;疫情反复;黑天鹅事件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 华西策略团队

举报/反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