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12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团队两名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
在采访中,钟南山团队回答了病毒致病力与演化趋势、疫苗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新冠后遗症、感染峰值何时到来等热点话题。
钟南山团队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底、二月初到来,三月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致病力减弱了多少?
钟南山表示,对新冠病毒,我们国家在此前采取的是严格预防感染的战略,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但如今的奥密克戎已不可怕!钟南山说,随着病毒一代一代变异,目前感染后病变基本在上呼吸道,极少到肺;感染者大多是无症状及轻症,即使感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在5-7天好转,好转了以后就像又打了一针疫苗一样,不容易再得。
结合医院诊疗的情况,黎毅敏补充道,这一波(疫情)真正的重症病人(比例)并不多,而且这些重症并不是新冠本身的病情,同时肺部的表现并不突出,跟原来因为新冠导致肺部感染的表现不一样。比较多的表现主要还是基础病的加重,才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经过治疗也很快就恢复了。
这和病毒本身的特征相关。钟南山分析,一是传播性非常强,以前的病毒是1:3、1:4,现在是1:18,再严格的封控,也很难控制感染;二是致病力明显减弱,这主要体现在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从奥密克戎流行之后的病例统计来看,我们的感染人数中,死亡人数不到0.1%,这个死亡率,跟流感差不多了。
如何理解现在的防控政策?
就此,钟南山认为,当前我国先后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是根据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作出的、防控措施的科学优化和调整。
调整后,我们防控政策的重点转向关注重症、预防死亡,在此基础上让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常;但钟南山提醒,这不代表以后就不防感染了,还是要防感染。不论在什么地方,如果短期内大量的人集中感染,大家都居家,没人干活了,不可避免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所以,还是要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下预防感染。
其中,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防感染是重点。因为假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大量感染,不管有症状无症状,感染以后自己隔离,会影响很多其他疾病的诊治。因此,钟南山说,医护人员的预防要做好一点,看病戴N95口罩。医院绝对不能关门,不光新冠,其他的病都要看!
打疫苗防护效果好不好?安全吗?
虽然致病性大幅减弱,但由于传染性特别强,如果发生密集性的大面积感染,也会加重一些年老体弱、有基础病弱势群体的风险。对此,钟南山旗帜鲜明地呼吁,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扩大老年人的疫苗接种覆盖面。
他说,疫苗在防感染上,由于病毒变异太快,目前证明效果不好,会有很多逃逸的现象,但老年人打了疫苗,在防重症上,保护力大大加强。
钟南山还针对社会上流传的两种误区进行了澄清。一是疫苗安全性问题,他说,对比进口疫苗,国产疫苗的安全性不但不低,反而更高。我国的灭活疫苗完成了三针接种的,对重症保护力和mRNA疫苗是一样的。二是有些人认为有基础慢性病的老人,接种疫苗是忌讳的。实际上,他说,对有一般慢性病的老年人,是鼓励打的,国内外都有很多资料,证明是安全的。事实证明,完整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非常少。
感染后有严重后遗症吗?
钟南山解释,医学上准确来说,后遗症就是得了这个病之后,一直都存在的症状。比如感染了脊髓灰质炎后伴随终身的小儿麻痹症,以及感染天花病毒后留下的皮肤损伤。现在国内外各种所谓新冠后遗症大量的感受都是比较主观的,比如全身疲劳、没劲、抑郁压抑、思想不集中,现在还有一个新名词脑雾,记忆力下降。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嗅觉、味觉的丢失等等,但是这些都是随着一段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善和消失的。所以这个不叫后遗症。
钟南山说,相当多的后遗症,是由于感染后精神心理的压力过大影响造成的我们现在所谓的后遗症,比如由于家庭负担、社会负担、邻居、孩子等各方面造成的。我相信这些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偏移会改善的,和疾病原来的严重程度有关系。因此,把后遗症说得这么大,这么危险,这么绝对,这样的概念是不对的。
个人如何防护,感染了要不要去医院?
疫情防控不光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有关个人如何防护,钟南山也提醒,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还是要严格执行戴口罩、减少聚集,做好一些基础疾病的及时治疗。现在优化调整了以后,我们看到,很多人自觉减少了社会聚集,戴口罩的人比以前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这是好现象,说明我们自我防护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至于感染了以后,钟南山建议,大多数人可以居家隔离,要注意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隔一天用抗原测试,过几天试纸阴性就可以了。如果有症状,比如发烧,一般奥密克戎引起的发烧很少超过三天,如果过三天还是发烧,就要去找医生。如果是原来就有比较严重基础病,感染后则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样的情况,要很密切地跟医院和相应的医务人员联系,一旦有些什么情况需要立刻送院就医。
黎毅敏说,鉴于重症主要集中在有基础病的老人或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弱势人群身上,大量的一般人群不要盲目吃药,否则风险会更高。他特别提出,有基础病的人群,特别希望他们能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接受治疗,不要因为害怕新冠有病都不敢去医院看,正常地接受治疗,才是对生命健康最好的保护。
什么时候能回归正常?
对此,杨子峰回答,三年来,对疫情科学预警预测已经有了新手段,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加上我们不断掌握的病毒变异发展的规律,可以预测疫情走势和规模。
具体到广州此轮疫情,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根据模型综合研判,杨子峰认为,第一,每天感染人数将在明年1月底、2月初会达到一个峰值,但这也无须担心,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压峰措施;第二,到明年3月中上旬左右,将能够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对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新十条实施后,会不会回到2020年的严重情况,钟南山明确说,我的回答是:不会!我们国家的宗旨是生命至上,目前任何的调整优化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就算最新出来的十条,本质上也没有放弃对感染的预防。
有人担心,病毒会不会再往高致病性方向变异;或者重复感染后,病情症状会不会加重?钟南山透露,根据目前奥密克戎的发展趋势,在国外新出现的两个变异株,一个传播系数更高,但致病力更弱了;另一个虽然目前还看不太清楚,但大家的共识是大概率致病力是减弱的。
至于复阳,钟南山认为意义不大,同时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资料,感染后大多数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复感染。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