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年的防疫政策为何原地转向,大幅转变的背后原因

始于2019年底的疫情大流行终于在3年后迎来了重大政策转变,从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坚持严格的动态清零,转为全面放开自由流动,取消核酸取消行程码等宽松防疫政策,阳性病例与密接者也不在集中隔离,转为自己负责身体健康。政策转变幅度之大,时间之短令人措手不及。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

第一,动态清零短时间可以阻止病毒,但无法长期持续。清零的本质是阻止人员流动,隔绝人与人之间的物理接触从而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这种古老的抗疫方法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广泛运用于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措施,可以说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类对病毒微生物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是唯一有效的抗病手段。但清零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破坏性措施。现代文明社会拥有更加发达的医疗技术和诊疗体系,可以根据病毒的发病机理和传播规律指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及科技力量将病毒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不是仅仅靠清零模式与病毒搏斗。否则时间长了会陷入两难境地,严格的清零会伤害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没法永无止境的加高堤坝防止洪水滔天。抗疫犹如治水,堵不如疏。

第二、三年来的形式发展也无法容忍继续清零。我国疫苗接种已经达到或者接近9成,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的抗体,可以不再严格清零,既然病毒无法消灭,看不见摸不着,那么除了用时间换空间,利用三年时间物质准备精神准备之外,没有其他路可走,共存免疫是人类社会必经之路,谁也逃不掉,没有人可以筑起堤坝阻挡永无止境的洪水。

第三,群众呼声和世界范例必然使得政策转向。老百姓家里的余粮已经不多了,世界范围内实行严格清零的国家地区也屈指可数了,欧美就不提了,我们亚洲邻国经过之前的探索已经证明了共存模式没有那么可怕,咬牙熬过了洪峰,后面的洪水就没有大波浪了。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会回到正轨。老百熙的生产生活也会恢复政策。

洪峰还没到来,大家扶稳坐好,准备战斗。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