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果子,是非常好吃的,很多人都想要做来吃。七夕为什么吃乞巧果子?怎么做?
七夕为什么吃乞巧果子:
1、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2、七夕做饼如手指与口舌状,名曰“巧食”,妇女、儿童用五彩线缕贯“巧食”抛掷屋背,谓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
3、巧果是七仙女洒的泪,给宝宝们戴上,女孩子会心灵手巧,越来越漂亮的。
乞巧果子怎么做:
巧果传到现代全国各地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做法,南方有的地区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与北方过年的“走油”炸制的“炸面”几乎一样,还有一种做法比较普遍,多数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都有制作。
原料:面粉500克、温水220克、奶粉15克、糖50克、酵母1小勺
步骤:
1、温水溶解酵母,将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掺有奶粉和白糖的面粉中,揉成均匀的面团;
2、揉好的面盖上保鲜膜室温醒发一小时,醒发好的面团拿出来用手揉匀,面揉的时间越长,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颜色越白;
3、揉好的面团切下一块,搓成长条,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剂子,将小面块放进卡子里,用手指按压,并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面;
4、最后使劲磕出来,一排小巧饼就做好了,盖上干布醒发一刻钟,烤箱185℃预热,十分钟就好;
5、然后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状的巧饼,也放进烤箱里烤熟后拿出,晾凉后即可食用。
小贴士:
我们从很早就形成了七夕吃乞巧果子的风俗,而且至少曾流行数千年,不过如今它已经衰落了,还保留着吃“巧果”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但并未绝迹。如上海的郊区,很多人还会在七夕之前制作巧果,他们制作的巧果是油炸的,外形更像是排叉。
而江南地区的一些点心店,出售的巧果则是以模具范制出的烘焙小点心,这跟传统上的巧果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但透过名字,我们依然能看到它的影子。
当然,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不可能把传统的风俗都绑架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不过又逢七夕之时,除了以此为由头去放松自己,也不妨了解一下传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丰富一下单调的生活。
好了,关于乞巧果子做法的介绍就到这来了,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