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沈阳通报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分级诊疗相关情况、最新医保政策!

1月3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05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分级诊疗相关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郁、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范俐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崇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法、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孙雪卉介绍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郁

介绍情况

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扎实做好我市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救治,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确保正常医疗服务开展,构建更加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对照国家和省方案的整体框架和内容,我市根据《沈阳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以下工作:

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以网格化布局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围绕健全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明确分级诊疗流程、提高新冠病毒感染处置能力、做好120急救能力的配置和调度、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等五大方面采取具体工作措施。确定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做好监督指导、加强宣传引导等四项工作要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健全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统筹现有医疗资源,以区、县(市)为单位按照分区包片原则,将辖区内居民纳入管理,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在原有医联体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畅通双向转诊机制,确保诊疗链条清晰,责任人员明确,实现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者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逐级转诊。明确省、市三级医院作为医联体牵头医院及外部协作三级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按照分别包干的方式,与医联体内牵头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相关专业医生出诊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统筹医疗资源建立转诊关系,确保城市内、县域内患者及时转诊和救治。

二、明确分级诊疗流程

一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指导和随访,根据老年人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健康监测、用药指导、抗原检测等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发现患者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家庭医生应当指导其到签约服务或距离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就诊。

二是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分级分类就诊转诊。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重点人群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阳性的,及时按照分级原则进行管理和转诊。二、三级医联体牵头医院负责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进行治疗。若患者不具备转诊条件的,由建立协作关系的三级医院派出专家下沉指导救治。

三是做好患者转诊衔接工作,落实医联体转诊责任。各相关医疗机构要确定专岗专人,负责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0转运机构等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特别是医联体牵头医院要专门开设高风险人群接诊绿色通道,不得延误、推诿、拒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高风险患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四是确保按时顺利转院、出院,加快床位周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时间通知欲转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配合接收患者;家庭医生按要求做好出院社区管理、健康监测、家庭防护等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配合尽最大能力及时接诊二、三级医院转来的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

三、提高新冠病毒感染处置能力

一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我市19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0家乡镇卫生院都设立了发热诊室,并公布了服务电话,配足配齐医务人员,完善设备和药品配置。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的支撑作用,派出医护人员驻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及指导业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提高医联体牵头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能力。加快推进ICU等病房建设,储备医护后备力量。建立由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和其他专科经培训医护人员组成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做好防疫物资及药品统筹保障工作。

三是积极扩容床位,增加可利用资源。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下,要建立应急指挥体系,确保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优化科室设置,整合病房,进行床位重组,外科系统及其他科系并入内科系统统一管理,增加内科系统床位和重症病人收治床位,以满足患者收治需求。

四、做好120急救能力的配置和调度

沈阳急救中心(120)各分中心分站,按网格人口和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科学配置调动转运车辆,保证急救车辆及编组人员充足可用,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保障网格内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及时转运。

五、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

充分利用医联体心电、影像、检验、病理远程诊疗等资源中心,实现对网格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远程医疗全覆盖,提高基层医生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同时,依托各级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互联互通,确保需要救治的患者及时诊断、及时转运、及时救治。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我们下一步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辖区内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确保高风险人群全覆盖,协调有关部门提供经费保障。督促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全部开放。组建转诊转运专班,统筹协调转运工作。二是细化实施方案,辖区医联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基层首诊准备工作,确定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流程。三是做好监督指导。各区、县(市)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联体牵头医院和其他三级医院做好重症救治准备,督促牵头医院落实指导责任。市卫生健康委将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分级诊疗工作安排的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对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扎实做到市级专家有下沉,群众就医更便捷。

随着新冠分级诊疗建设不断深入,扎实做好我市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确保正常医疗服务开展,形成有序就医格局。保护自己,保卫城市,爱城如家、护城如家!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当前,疫情防控医保事项倍受关注,市医保局也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推动分级诊疗,请问市医保局领导,参保群众发热是否能够使用医保报销,是否还有其他政策?

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范俐娟:为更好地支持新冠患者分级诊疗,沈阳市医保局将卫健部门确认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临时纳入医保门诊统筹定点,参保患者发热就诊时签约即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并且免收诊查费。对主要诊断为各类肺炎及其他诊断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免收住院起付费用。市医保经办部门按照现有医保付费方式和标准先行结算,超支部分按总体不低于项目付费的标准给予补偿。

假如市民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好居家健康监测?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崇巍: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无呼吸困难,静息不吸氧条件下指脉氧(SpO2)>93%,呼吸频率<30次/分,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肺部受累范围≤50%的,属于轻症,可以居家健康监测。

居家健康监测要密切关注容易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人群。一旦发生重症需要到医院就医。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因素包括:

1.年龄≥65岁(也有指南认为≥60岁);

2.养老机构居住人员;

3.未接种疫苗;

4.患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

5.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肿瘤放化疗、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使用者等);

6.其他:肝病、妊娠等。

近两周来,阳性感染者及合并基础病的重症患者呈持续增加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医院如何保障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呢?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法:去年年初至今,医院急诊量从原来的日均接诊200人次提升至600人次。针对这一情况,沈阳市第四人民医增加急诊医务人员力量,扩充留观床位,打破学科界限,积极救治患者。

一是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第一时间科学研判、精准分级,保证重症患者应治尽治,应收尽收。

二是在急诊区域以外开辟专门输液区。缓解急诊压力。增加急诊留观区床位,做好承接更多重患的准备,保证急重症患者及时收入院。

三是对于危重症患者,直接收入重症医学科。医院目前总计拥有综合ICU及可转换ICU床位69张,确保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整合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病区,调集呼吸、重症为骨干力量的医护团队,成立亚重症监护病房。全院其他科室全力收治新冠轻症患者。医院成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每日全院会诊。

四是紧急购置相关设备,现拥有有创呼吸机69台、无创呼吸机34台、高流量氧疗仪33台,同时新增一条送氧管路,满足临床用氧需求。

五是资源下沉,做好分级诊疗工作。作为沈城北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在保证患者有效救治的前提下,我院还与皇姑区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阳七三九医院、皇姑区中心医院等医联体合作单位建立双向转诊联系,派驻医生或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等形式指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

医院现编制床位1650张,最高时住院人数达到1800余人次。现住院患者1618人,其中重症患者295人、危重症患者62人。目前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是顺畅的。

请问作为二级医院,应如何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工作?遇到重症患者是如何协同医联体医院处理的呢?

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孙雪卉: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及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医院将疫情防控的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随着发热或呼吸道等相关症状患者量的不断增加,医院积极调动全院各科医生,增设发热诊室,补充急诊力量,放射线及检验科全员加班加点协助临床,医务科随时组织新冠病毒感染线上培训,提升基层医院救治能力的同时,推进救治同质化、规范化,多学科接入,中西医结合,及时对轻症治疗并进行评估,防止轻症发展成重症,做好康复期患者康复指导和病情监测,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随着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沈阳市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使优良医疗资源得到拓展和扩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我院始终与上级医联体单位市八院、五院,下级医联体单位笃工、霁虹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本次疫情中,我院门急诊医生根据病史采集、查体及辅助检查等评估后,对患者进行分类,还结合是否具有进展为重症高危因素,如是否为65岁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高风险的社区居民,对其紧急处理后协助联系上级医院,通过医联体转运通道尽快转诊,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其他普通型、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及进入恢复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我院对接并指导下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为其进行详尽的社区居家照护指导,避免滥用药物,辅以心理调节,帮助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逐渐恢复健康生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