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什么传说和风俗么?

除夕原意为岁除,又名大年夜,除夕夜。指岁末除旧迎新的日子。除夕的时间往往是在大年三十,乃是一年结尾新年开始的那一晚。这也寄托着中国人辞旧岁迎新春的美好愿望。

除夕夜是中国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不管外地游子身在何处,都会马不停蹄的回到家中团圆,与此类似的就是西方的圣诞节平安夜。在那一天,所有的人都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同吃火鸡过圣诞迎接新年,所以圣诞节又叫做西方的春节。

虽然时光流转,可是除夕习俗却千年未变。团圆饭,贴春联,放炮竹,贴福,守岁,祭祖都是除夕需要完成的大事。

团圆饭

又称团年饭,年夜饭。乃是除夕夜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环。团圆饭不光是为了庆祝新年,更是为了借机让一家人团圆一起。在团圆饭上,鱼是必不可少的。它寓意着年年有余。除此之外,在北方还会上饺子和年糕,饺子形似元宝,于是有富贵之意,而年糕则寓意年年高升。而在南方,则过年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贴春联

最早一副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人主要在上面画上门神神荼,郁垒来拒鬼邪。后来到了五代十国的后蜀。后蜀主孟昶在桃木上题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便演化成了如今的春联。现代,春联往往有着寄托美好的意义,所以,一副好的对联十分重要,这也往往可以看出这家人的文化修养。

放炮竹

炮竹,又名爆竹。在先秦,周商时代便有了放炮竹这一习俗。在火药未出现前,古人都是用火烧竹子,因为有噼里啪啦的声音,所以得名爆竹。据传,在古代,有年兽为害一方。为了吓走年兽,于是人们就用火烧竹子,发出巨大的响声。也因为年兽怕红色,所以过年时家家都爱挂红灯笼。

祭祖

除夕时,人们往往将准备好的三牲六畜祭祀祖先,希望祖先与自己共同分享过年喜悦。祭祖各地习俗不同,既有广东的烤全猪,也有我家乡四川广安的点烛火,端菜供奉。虽然规模不同,可是那份敬畏祖先,重视家庭的心却都是一样。

除此之外,除夕夜还不能打坏东西,这是为了防止福气流走。还要打扫卫生,剪头换衣,以期待除旧迎新。

最后,过除夕都要贴福字。贴福需要倒着贴,寓意福来到。可是有些地方却不能如此,如正门。正门贴福需要正着贴,寓意福进家门。如果倒贴则就是拒福于门外了。

过年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一些有趣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年的故事。

年是上古凶兽,在除夕夜它常常下凡捣乱,人们对它十分气愤。后来,人们知道了它怕响声和怕红色的弱点,于是在除夕夜,大家都敲锣打鼓,用火燃烧竹子,并在家家户户门前贴红色福字,挂红灯笼。这样,年就不敢过来。而且,为了怕年捣乱,在除夕夜家家都点灯开门,看见家家点灯,年明白人们都没睡觉,于是就不敢来了。后来,这习俗就变成了守岁。在除夕夜,大家点着灯,一起度过这一晚迎接新年,就是守岁。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