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腊月话过年——春节习俗漫谈(中)

文/楚国良

春节习俗之五:对联 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过年有写对联,贴年画(以前叫贴门神)、挂灯笼、剪窗花、(送贺年片)等民间风俗。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贴门神。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寄托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了一家一户对新的美好愿望,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最初用桃木制成,把捉鬼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用于驱鬼避邪。《后汉书[gf]2022[/gf]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享受着先代的遗泽,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人们把它看作是最早的对联。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家家都换掉桃符,用纸写上这种讲求对仗、格律的联语,贴在大门两边,真是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以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春节习俗之六:门神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gf]2022[/gf]梁[gf]2022[/gf]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一个叫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gf]2022[/gf]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今天,在一些地方,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叔宝。

因为民间有钟馗捉鬼的故事,所以,又有绘上钟馗画像的画,贴在门上驱鬼避邪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随着历史的变化,挂门神有时也换成贴年画,而内容上也从门神扩展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历史人物,都被画在年画上了,如赵云、黄忠、岳飞、郑成功等。

现在,年画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有福字、寿星、仕女、儿童、花鸟鱼虫、山水风光、民俗民风等吉祥如意,平安祈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题材图案入画,并且,还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真是五彩缤纷,应有尽有。

春节习俗之七:灯笼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不仅用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过年挂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起初,是人们挂在大门前的大红灯笼,灯火通明,长夜不灭,消灾保平安。

过元宵节时,更是大量的灯笼挂出,增加了节日气氛,也是这种习俗的延续,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灯笼,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花灯的风气至今仍广为流行。在民间,家中多是自己制作灯笼,是用削好的竹条为骨架,捆扎成圆形或花鸟鱼虫等各种形状,骨架外层蒙上各种纸或绸布,有的还绘上喜庆的图案,题上诗,灯内点上蜡烛照明。供儿童玩耍或悬挂在大门前、院内屋檐下,增添节日喜气。

后来,市面上专门扎灯笼卖的店铺里,又制作了各种形状样式的小灯笼,满足儿童购买选择,也增添了儿童游戏乐趣。以后,挂灯笼又增加了更多的内涵,逐渐发展成为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灯会了。

春节习俗之八:祭祀

祭祀,在世界上,各民族、各地方历来都有这一风俗。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恐惧,产生敬畏,因而转向祈求神灵的保护,便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

祭祀,初多为自发的集结方式,后来逐渐被以头人为主,由巫师带领的形式所替代。祭祀的方式、用品也由单一,逐渐发展为复杂、多种形式。

商朝时,人们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于子孙。因此他们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祭祀方式从集结活动,逐渐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方式。而祭祀内容也有所相似及不同之处。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中华民族的重要祭礼活动有五祀,其中春节的祭祀尤其重要,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因它是祭祀祖先的,关系家族、家庭平安和来年风调雨顺,取得好收成、富贵发财的大事。所以,人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这时都要恭恭敬敬地办好这次祭祀活动。

但因各地习俗不一,祭祖形式、祭拜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

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汉族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祭祖贡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春节习俗之九:爆竹声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民间过年是在爆竹声中开始的。

鞭炮,原叫爆竹,或称为庭燎。我们祖先最早是用树枝、竹枝、竹竿点燃火堆,竹竿在燃烧时会发出哔剥的爆裂声,借声音来驱鬼除邪。这就是爆竹的初始,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是爆竹这一名称的起源。

到了唐代,火药发明后,人们将火药装在竹筒内引爆,又称为爆竿。宋代时,改用纸制筒,盛火药引爆,仍旧称为爆竹爆仗炮仗。以后,又逐渐发展,把单个爆竹连接成上百个一串,像一条长鞭,点着后响声不绝。因为形似长鞭,所以就取名鞭炮。随着不断改进,又出现了烟花,烟火架等品种,花样不断翻新,品种越来越多。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除旧迎新的时刻,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高潮。那经久不息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声不绝耳,响遍十里八方。五彩缤纷的焰火烟花,划破长空,各种烟花的彩色图案,在夜空里忽明忽暗,无穷尽地变化着,让人们的视眼目不暇顾,成为除夕夜最壮观的人间美景。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而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春节习俗之十:守岁夜话

我国民间在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一词,最早源于西晋,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曾留下许多关于守岁的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久坐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和谐、平安、幸福的气氛跃入纸上。

团年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围炉夜话,环坐红炉唱小词,旋斟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宵醉,一别参差又几时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人们在一起畅忆往事,憧憬新年,寄托希望。

而除夕夜还有许多习俗名称,如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叫团年,除夕夜大家相互问候称为馈岁,相邀共进酒食呼为别岁,夜晚不眠至天亮为守岁,孩童燃放鞭炮为驱岁,相互间赠礼为贺岁。

春节习俗之十一:压岁钱

在守岁夜,长辈要发压岁钱给孩子压岁。

压岁钱之称,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的时候,山中有一个独角大口的怪兽,叫年。每当岁末来临,它就走出山里,到人间掠夺食物,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

为了不受年的干扰,使家中顺利渡过年夜这个难关,保全家平安,大家采用了许多办法来驱赶它。如放鞭炮、贴门神,放食品在门外,让它取食等方式,保佑平安渡过这一关口。年关也就是因此而来。

另外一说: 压岁钱初始叫洗儿钱,据《资治通鉴》载:时杨贵妃生子,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线钱。王建有诗曰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除贺喜之意外,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代,此风俗流入民间,初为不流通的币制,叫压胜钱。到清代,逐渐变成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用线钱穿辍,叫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有的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就把一些礼物(后来演变成放钱)放在孩子睡觉的枕头下,为孩子压岁壮胆,保平安。这种方式叫压岁压岁钱。

第二天早起后,孩子们找到礼物(钱)后,就要向长辈拜年,谢谢长辈压岁,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而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红包挖掘出来,抢掠一空,呼啸而散。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举报/反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