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今年春节,作为管控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第一波高峰刚刚过去的一个春节。不少人选择返乡团圆,也有人选择外出旅游。多位专家曾预测,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中国农村将经历大面积的感染,可能形成第二波感染高峰。
转眼间,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令人欣慰的是,专家预测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并未发生。
现在看来,这个担忧暂时应该不会出现。一名基层医生对记者说,他认为,经过第一波感染高峰以后,人群已经普遍具有了抗体,这可能是春节没有出现疫情高峰的主因。
从家乡返程后是否会有感染风险?从全国的表现上来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大家都刚感染过,身体内还有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新冠病毒传不动了?
专家称目前这些人受影响最大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认为,该情况并非病毒本身发生变化,而是与先前大规模人群感染形成免疫屏障有关,短期内病毒传播速度会变慢。后期仍有可能出现高峰,但情况不会像去年年底一样严重。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于2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23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22年12月以来,部分省份建立居民抗原检测信息收集应用程序(APP),居民可自愿上传抗原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较低,呈现逐渐减少趋势。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7日报道,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率所呈现的下降趋势,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解释称,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国家卫健委:春节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据央视新闻,今天(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介绍: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为及时掌握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和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坚持基层机构诊疗情况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制度。春节期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坚持值班值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发热诊室24小时开诊。
自2022年12月21日监测以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门诊)、普通门急诊诊疗人次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加速下降后平稳回落。
春节期间(1月21日至27日),发热诊室诊疗量处于低位,初一诊疗量最低,随后有所回升,但仍低于节前诊疗量,减少40%左右,与12月23日的峰值相比下降94%。1月27日,基层机构普通门急诊诊疗量203.6万人次,与节前1月20日相比减少近三成,约为12月29日峰值的4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群众发热诊疗和其他疾病的就诊需求。
同时,各地积极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症患者的转诊转运工作,扩充了120转运能力和电话座席,组建非急救转运车队,保障了普通患者转运需求。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转诊绿色通道,简化重症患者转诊流程,确保能够及时接收。总的看,春节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傅卫介绍,针对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等情况,为保护好老年人等易感人群,专门制定了《新冠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与健康监测指南》,在去年12月开始对65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开展健康调查并进行风险分类分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分级服务流程、明确联系要点、细化监测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
与此同时,会同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指导各地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充分发挥包保团队、基层医务人员等各方作用,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落实落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对有重症高风险和中风险的重点人群每周联系3次和2次,动态掌握其基础疾病情况和健康状况;其他一些较低风险的重点人群,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联系。在重点人群出现感染新冠病毒或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时进一步加密联系,对居家治疗的感染人员指导对症用药和监测随访,对重症风险高或出现重症倾向的感染人员立即指导就诊转诊,确保对出现危重症风险的重点人群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在春节期间,通过调整拜年的方式,减少外出频次等等,有力有效保护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监测,今年春节期间(1月21日至27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累计对65岁以上重点人群上门服务和随访989.7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健康咨询(包括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1189.2万人次,指导转诊4万人。从监测数据看,通过城乡基层机构指导转诊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低于节前转诊数量。当然,面对节后的返城高峰和人员流动以及聚集性活动,各地还不能掉以轻心,要持续精准做好对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的健康服务和指导。
中疾控: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最新一期的《China CDC weekly》(《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周报》)刊登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概述》(以下简称《概述》)如此总结。
据澎湃新闻,该《概述》由中国疾控疾控中心1月25日发表。《概述》利用各省报告的监测数据,对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23日,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概述》显示,我国本轮疫情在2022年12月下旬达到高峰,其后不断下降,各省走势基本相近,城乡也基本同步,门(急)诊人数、在院重症人数、在院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至2023年1月下旬全国整体疫情已降低至较低水平,医疗救治压力进一步放缓。
具体而言,我国核酸检测阳性率在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抗原检测阳性率在12月22日达高峰(21.3%),并均于2023年1月下旬降至6%以下。同时,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也在2022年12月下旬达峰,单就城市情况来看,北京、天津、河北等省份达峰时间稍早;至2023年1月下旬,发热门诊城乡就诊人数较峰值均下降90%以上。
责任编辑:薄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