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年俗集萃年的传说上古时代,神箭手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其中有一个没死落进了东海,被一位龙女救起并相爱产下一子,取名叫夕。夕生下来就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后来太阳死了,只剩下夕流落东海,脾气也越发暴躁。以百兽为食的夕冬天找不到食物,就在夜幕降临时袭扰村庄,吞食人畜,祸害人间。有一位勇敢的小神仙叫年,他想杀死夕兽,以拯救人间。他带上灶王爷给的宝物火符和红绸缎下到凡间。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晚上,夕又出来涂炭生灵。年与夕大战到深夜,夕害怕年红色的绸缎、火符及噼啪炸响的爆竹和火光,于是跑回东海,再也不敢出来。人们得知年胜利的消息,纷纷从家中出来恭迎年敬拜年。后人为了纪念年胜利地打败夕,就把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叫做除夕,而除夕后的初一也定为节日,叫迎年,渐渐的演变成现在的迎新过年。这时,人们都会举着燃烧的竹竿欢聚庆祝。后来人类发明火药,爆竹演变成了现在的花炮。而拜年也演变成亲朋邻里间互祝问好。红绸缎则演变为门窗上贴的红对联、红福字。关于年的传说版本有很多,经考证,此版本是北方流行的说法叫除夕,南方叫年。满族春节的由来222春节,俗称过年。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满族春节,在旧时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早在《渤海国记》中就记载:民岁时聚会作乐,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这是描写满族先民靺鞨人,在唐朝渤海国时期过春节的情形。到了金代女真时期,满族人更把春节当成大节来过。每当进入腊月,满族家家杀年猪,相互请吃白肉血肠,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俗话说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清代定都北京后,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久经同化,多已相类,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满族民谚素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装升斗;三十儿晚上坐一宿;初一早上可街(gai)走之说。吉林满族人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二月二结束,整个大年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尤其是年三十儿的团圆饭,是满族过年最重要的内容,孙男弟女簇围在老人周围,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采年息花习俗年息花,满族人称为日吉纳花,满语为阿德布合。汉族称野杜鹃,朝鲜族称金达莱。满族过年祭祖烧香是年栖香(年息香),其香料是用年息花制作的,因此,过年时有采年息花的习俗,即在每年腊月初七,满族的格格(姑娘)们爬上山顶石砬上采年息花枝。采回后,将其插入装满水的瓶子里,摆在箱盖和窗台上,二十多天后适逢过年,年息花枝上的花苞正好赶在正月里开花,花期可持续半月左右。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关东满族人家,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一时花枝怒放,满屋飘香,春意盎然,真让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增添了节日。年息花歌今个腊七儿,明个腊八儿,上山来撅年息花;年息花,生性乖,腊七儿采,腊八儿栽;三十打骨朵,大年初一开。红花开,粉花开,花香飘到敬祖台;财神来,喜神来,又赐福,又送财;年息花儿道年喜,年息花儿年年开。扫尘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有除陈布新之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中国南方称扫尘为掸尘,吉林满族称扫房儿。满族过年扫尘的习俗受汉文化的影响,在每年农历二十三过小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喜迎远方亲人回家团聚。办年货吉林满族人极其重视过大年,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忙年,上街购置能够满足全家人使用到大年结束的各种年货。所谓办年货,是吉林满族人准备和置办过年物品的俗称,又称办置年嚼骨,即人们赶腊月集买鞭炮、红纸、年画、糖、烟、茶、花椒、大料等物。过去卖东西是铺子用一大张纸把年货打包,所以称打年纸包,而穷人家只能在年底二十七、二十八赶集去买点东西,俗称赶穷棒子集。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家人团聚欢乐的时刻。无论人在天南地北,都要在年三十儿团圆饭之前赶回家中过年。团团圆圆回家过年,是全家人度过的最幸福、快乐的节日。福贴对联对联最早萌芽于南朝,在《荆梦岁时记》有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雏形。发展于明代,繁荣于清代。满族是尚白民族,过去满族春联都是写在丝绸织的白绢上。现沈阳清宫廷尚存有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但满人入关久远,深受汉文化影响,此风俗在民国后渐渐消失,改为红纸贴对联。满族人家在大年三十儿一大早就开始贴窗花、贴对联。无论是房宅、门窗,还是仓房、牛舍,不管是车、船、爬犁,还是猪圈、鸡窝等地方都要贴上吉言祝语,以此寄托着满族同胞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和祝福。年年有余贴挂笺满族人在贴对联时,必须要在横批下面或者福字下面放几个(一、三、五个不等)挂笺,也叫满洲彩。挂笺是一种剪纸,用薄薄的五彩纸,剪出吉祥如意的字样或者图案,下面留有裙边。由于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过年时,旗人便在门上贴与自己所在旗颜色一样的挂笺。这些挂笺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剪窗花过年时,满族人喜欢在窗户或棚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剪纸,称为窗花棚花。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窗花,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民间剪纸艺术品,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满族立灯笼干的习俗每逢过年和元宵节,满族有立灯笼杆的习俗。即在满族的农家院里都会竖一根高耸入云的灯笼杆。邻里之间,竞相比高,你家高过屋檐,他家高过屋脊,灯笼杆一年比一年高,象征满族人民的生活节节高。据考证,灯笼杆源于满族人民用来祭天和神鹊的索伦杆。索伦杆也叫神杆,传说神鹊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祭天和神鹊的风俗也逐渐消失了。后来,每逢春节,人们便在院子里竖起灯笼杆,点上灯笼,从此,高高的灯笼杆代替了索伦杆。满族人在除夕之夜和元宵节的晚上,家家都是红灯高挑,红灯映照着房上的白雪、檐下金黄的玉米,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团圆饭团圆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三十儿傍晚,阖家团聚,共进晚餐,满族人称吃团圆饭。这是满族人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餐,菜肴必须是双数,必须有鱼,寓为连年有余。压桌碟里必须放上葱和芹菜,寓为聪明勤快。最后一道菜必须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顿饭,要多拿筷子多拿碗,其寓意是让家里人丁兴旺。吃饭还要给姑妈妈留个位置,摆双碗筷,一起来吃团圆饭。姑妈妈传说传说姑妈妈是个聪明孝顺的满族姑娘,为侍奉多病的讷讷(妈妈),她熟读医书,尝遍百草,成为高明的医生。讷讷百年之后,她冲破家规,用尽积蓄,为百姓治病,50岁时在行医路上的大榆树下辞世。因她终身未嫁,人们尊她为姑妈妈,吃团圆饭时给她留个位置,意思请她来家一起吃团圆饭。年夜饭吃饺子据记载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子时煮饺子,称为交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吉林满族人家年夜饭必须吃饺子,满族称饺子为同心饽饽,意为纪念传说中的勇士阿克占率领大家同心协力平定虎患,换来春节的安定祥和。饺子要包成元宝形,俗称揣元宝,摆放时横看、竖看都要成行,意为财路四通八达。同时还要在饺子里放上几枚铜钱,祝福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子时煮饺子,当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吃饺子的由来相传,过年吃饺子,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习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吉林满族人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有为父母延寿祈福的意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被人们流传至今。守岁由来守岁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传说故事,古时候为了躲避年兽的侵害,每到除夕夜晚,人们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互送荷包习俗吉林满族过年期间,有互送荷包的习俗。荷包,满语为法都。是由女真时期盛放食物的皮囊发展到后期用绫罗绸缎各种材料制成的荷包佩饰。由实用性向佩饰性演变,成为青年男女定情、婚嫁和节日的重要礼物。清代,春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的荷包,而在民间过年时,满族人也互相赠送,以祝愿吉祥平安。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吉林满族人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给族中长辈拜年。新结婚的媳妇身穿鲜艳的旗袍,脚穿马蹄底旗鞋,由大伯嫂子领着先给祖爷磕头献香,然后给族中长辈拜年(旧时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新年快乐拜年的由来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拜丈人年初六,满族人家的姑爷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去丈人家拜年。民间素有姑爷进门小鸡没魂的谚语,是说对姑爷要满招满待,突显姑爷也是半个儿丈母娘疼姑爷实心实意的情感。追思故人满族的亲情大年还体现在追思家族故人上。要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至年三十期间,给故去的亲人烧纸送钱。正月十五元宵节,用各式各样蒸好的面灯照亮,送走祖先、诸神,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一年一面灯,一年一枯荣,面灯弥漫着满族岁月的风情。在金代后,满族人主食有了馒头、黏面饽饽等。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在蒸馒头间变了花样,做了几个小麦穗、小动物,蒸熟后引起一片赞叹声。一代一代的演变,花馒头变成了祭祀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