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是印度文化所崇尚的宗教行为,婆罗门教、耆那教、锡克教等都举行这样的仪式。
在印度,灯节又被称为万灯节、排灯节、屠妖节等。印度旧历的最后一天,举国上下欢庆万灯节,为的是纪念光明驱逐黑暗、善良战胜邪恶。在这一点上,它与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的教义是完全一致的。
印度的佛教徒也庆祝万灯节。藏传佛教每到藏历正月十五日有花灯节,是夜寺院里的和尚们都点燃酥油灯祈福。藏语把灯节称为局阿曲巴,意思是正月十五日供奉,从而可以证明汉民族元宵节之放灯的传统与佛教的确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佛典认为,无明乃业之根源;佛法犹如明灯,可以破除无明。《大智度论》卷九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云: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燃灯古佛,又名普光佛、定光佛。《超日明三昧经》云:佛言,有四事。一常喜布施,二修身慎行,三奉戒不犯,四然(燃)灯于佛寺。从而可知,燃灯是佛教中重要的法事之一。
《大唐西域记》曰: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大唐西域记》又云:诸窣堵波高广妙饰,中有如来舍利,其骨舍利大如手指节,光润鲜白,皎彻中外。其肉舍利如大真珠,色带红缥。每岁至如来大神变月满之日,出示众人。(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当此正月十五日也)此时也,或放光,或雨花。此处的舍利放光,似乎与元宵节燃灯还不完全一样。
《涅槃经》曰:如来阇维讫,收舍利甖,著金床上,以还入宫,顿止正殿,天人散花伎乐,绕城步步燃灯,灯满十二里。绕城十二里皆燃灯,与节日的放灯在形式上是一致,然而却出自宗教仪式,是对舍利放光的迷信。
《岁时广记》卷一〇引《僧史略·汉法本传》云: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国正月之望,谓之大神农变月。汉明帝令烧灯,以表佛法大明。
汤用彤认为,《汉法本内传》当系南北朝末伪造之书。任继愈说:大约在北魏中叶,佛教徒伪造《汉法本内传》等书宣扬佛教优越,而诋毁攻击道教。这就表明,南北朝时期,和尚伪造佛经《汉法本内传》,杜撰灯节源自汉明帝之烧灯。
北魏时期的杜撰说法,到宋代被作为知识或真理而为文人知识分子所接受,如高承《事物纪原》云:西域十二月乃汉正望日,彼地谓之大神变,故汉明令燃灯表佛。这些伪知识,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倒是起到了建构元宵节燃灯的文化传统。
汉明帝时,西域的佛经传入白马寺。从此,后世的僧徒多将佛教叙事附会于其上,建构了完整而不断裂的一个传统,即释家传统。
释家的燃灯供佛,对我国灯节放灯传统的形成功莫大焉,虽然在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祆教教徒、摩尼教教徒,但是后者也是借助于佛门才毕其功德的。况且,正月十五夜燃灯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在佛教的话语实践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