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历经二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创造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繁复的礼仪习俗。异彩纷呈的春节习俗,是一种包括祭祀、礼仪、装饰、饮食、游艺、娱乐等活动的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现。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节前的扫尘、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除夕夜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正月初一祭祖、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正月初五送穷、迎财神;正月十五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赏灯会;以及庆贺新年的舞狮子、耍龙灯、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打秋千、逛庙会、观社火等游艺娱乐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有些陈旧落后的春节习俗已被淘汰,但重要的习俗却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1.祭神祀祖
祭拜天地神灵与祭祀祖先,是新年到来之际最神圣最隆重的祭祀仪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传家的传统美德。祭拜天地神灵,是对自然的一种感恩之情,感谢大自然在过去一年给予的恩赐,祈祷大自然在新的一年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祭祀祖先,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孝亲情怀,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裔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中国古代社会对天地神灵和祖先十分崇敬,修建了许多祭祀性的礼制建筑,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风神庙、太庙、家庙、名人祠等,就连普通百姓家中也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祭神祀祖是新年的第一要事。当然,各地因礼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有差异。有的是到祠堂举行祭祖礼仪,一般的是在家中祭祖。各个家庭在中堂供奉列祖列宗的神轴或牌位,在供桌上陈列美酒佳肴和祭祀供品,在宗族家长的带领下,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焚香致祭,行叩拜礼。
大年初一祭神祀祖的习俗,在成书于明清的地方志中有大量记载。例如:《天津县志•风俗》写道:元旦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先祖、父母,以次而及,同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亲友诣门互拜,数日交相宴会,名曰请春酒。《蓬莱县志》记载:元旦五更设燎,陈盘案,祭赛天地,礼百神,祀先祖。灶前具香灯,谓之接灶。《东安县志》描述:正月岁首,祀神祀先,亲诣墓所毕,贺新年,敬尊长,更相贺岁。老北京的习俗,大年初一子时由宗族家长率全家人向祖宗神位焚香烧纸,按辈分依次向祖宗跪拜。湖北罗田地区的习俗,大年初一清晨到祠堂祭祖拜年。陕西关中地区盛行拜老影的习俗,大年初一数千口同宗同族的人们一起焚香祭奠,共拜一个画有列祖列宗的神轴。
新年祭神祀祖时,人们穿戴整洁,神情肃穆,恭敬虔诚,举行十分庄严隆重的礼仪,向神灵和祖先焚香致祭,表示对神灵的崇敬和缅怀祖先的功德与深恩。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和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信仰和传统的伦理文化。著名作家冰心在《童年的春节》中写道: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一一我们家不供神佛一一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一一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季呈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新年祭神祀祖的习俗,世代传承,千百年来已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国人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
2.开门爆竹
大年初一祭神祀祖完毕,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打开大门,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在一场爆竹鸣奏的大合唱中喜迎新春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妇孺皆知的新春佳咏,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新年的各种习俗中喜气洋洋、欢度佳节的情景。
正月初一的开门爆竹,既有开门大吉的含义,也有除旧布新的象征。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描述苏州人元旦放爆竹时说:岁朝,开门放爆竹三声,云辟疫疗,谓之开门爆仗。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描写了北京人过年放爆竹的情景:每届初一,于子(时)初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络绎不绝。街巷通衢鞭爆齐鸣,家家户户悬灯结彩,普天同庆共贺新春,人们欢天喜地过大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国小孩子过新年》一诗中,描写了儿童新年放爆竹的欢乐:
过了三十晚,又到初一朝。
枕头压岁钱,灯笼挂得高。
一身新到底:鞋,袜,衣服,帽。
听听打呼声,轻轻不要闹。
寻吃厨房里,五香鸡蛋好。
堂前去拜年:爹,娘,哥哥,嫂。
开门放爆竹,大炮和小炮。
大炮闭耳听,小炮点着跑。
跌在污泥里,妈妈一顿敲。
眼泪流到嘴,哈哈又笑了。
新年放爆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梁人宗燻《荆楚岁时记》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传说中,山臊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人若触犯了它,就会生一种怪病。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把竹筒放在火中燃烧,发出唯唯啪啪的声响,山臊就会吓得落荒而逃。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爆竹行》,生动描绘了江南荆楚一带放爆竹驱鬼逐邪的风俗。诗云: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疗。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3.拜年贺年
大年初一清晨,人们穿戴一新,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开始了热热闹闹的拜年。拜年作为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礼仪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的拜年,原为晚辈向长辈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辈叩头行礼,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新年如意等内容。长辈受拜以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或糖果分发给晚辈,向他们表示美好祝福。也有亲朋好友之间拜年的;同辈亲友之间相互道贺新年,称为贺年。拜年的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清嘉录》详细记载了苏州人拜年贺年的习俗: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者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宇,亦交相贺岁,可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
拜年的习俗,来自年的一则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张着血盆大口、凶猛异常的怪兽,名叫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它就挨门挨户地掠食人畜。人们无奈,只得备好肉食放在门外,然后紧闭大门躲在家里守岁。正月初一早晨,大家开门相见,便作揖道喜,相互庆贺夜里平安无事,躲过了劫难。于是,拜年就相沿成习,代代相传。
古代拜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同宗族拜尊长的,有走亲戚拜访的,有同事朋友间相互拜贺新年的,也有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道贺的,称为团拜。南宋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诗,描绘了家族五代同堂过年团拜的盛况:
衣冠拜元日,樽俎对芳辰。
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
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
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
其实,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片早在宋代已经流行,只不过当时称为名刺。所谓名刺,是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卡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官宦人家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耗费时间和精力,便用名刺相互投贺,于是贺年片应运而生。宋代周辉《清波杂志》记载:宋元祐年间(1086—1093),士大夫常派仆人持名刺代主人前往贺年。有一士人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喊数声而留一刺字而表到。士大夫派仆人送名刺贺年的,称为飞帖。明清时期,飞帖拜年之风尤为盛行。明代画家文征明《元日书事效刘村》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疏。《清嘉录》谈到飞帖拜年时说:有遣仆投红单刺到戚共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飞帖拜年,既可以表达新年祝福和联络感情,又不必躬身前往,确实是一种省事省力的拜年方式。
如今已进入信息社会,拜年的习俗也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人们在沿袭登门拜年、团拜等传统的拜年贺年方式之外,还出现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各种各样新潮的拜年方式,形成了拜年习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拜年的文化内涵就在于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古往今来,不论拜年的形式如何发展变化,那一声声新年愉快、过年好、恭喜发财的道贺,从内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成为人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构建家庭与社会和谐的一种方式。
4.春节食俗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达,在饮食文化方面也得到充分表现,而春节食俗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座大观园。每当合家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人们开怀畅饮、敬酒说笑,在吃吃喝喝中品味着年的滋味,尽情享受丰盛的春节家宴。我国各地区风俗不同,春节食俗也有差异。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饺子、年糕、汤圆、面条、荷包蛋、全鱼、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食品及饮美酒为主,不仅讲究美酒佳肴的品种丰盛,而且特别重视食物的口彩。春节食俗不仅仅是过年时的物质享受,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往往在食品佳肴中寄寓吉祥平安的含义,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冀与憧憬。例如,象征招财进宝的饺子和大吉大利的福橘,取意生活年年高的年糕和年年有余的全鱼,讨十全十福之彩的十大盘菜肴等。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是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不仅除夕晚上要吃饺子,大年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饺子,又叫扁食、水角儿、煮偉偉,在南方也有称为馄饨的,它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成为春节的重要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在古代的生活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好吃的食品,所以过年一定要吃;二是饺子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寓意,河南有些地区习惯把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着吃,称为金线穿元宝;三是包饺子时可以把许多吉祥的东西包在馅里,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按照北方地区的过年习俗,饺子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时包,到子时(半夜12点)吃,这时为除旧更新的时刻,具有特殊的意义。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取其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大吉大利的意思。
南方地区盛行过年家家吃年糕的习俗。年糕谐音为年高,企盼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民间传说:吴国都城被越国军队围困多时,城内军民粮尽援绝;后来,他们想起了丞相伍子胥临死前的叮嘱,靠着用糯米粉蒸煮压制而成的城砖度过了饥荒。苏州地区的百姓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每逢过年,都用糯米粉做成年糕,供奉伍子胥。其实,这个习俗遍及南方地区。年糕的种类繁多,北方有用江米或黄米做成的白年糕、黄年糕,象征黄金、白银;南方有猪油年糕、桂花年糕、水磨年糕等,做工精细,可直接蒸食或油炸;台湾有红龟蜉箜砾寺。
古人过年的饮食,最具节日特色的食品有屠苏酒、椒酒、素饼、五辛盘、百事吉等。屠苏酒是一种用屠苏配制成的药酒,饮用它能驱逐瘟疫。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在宋代已成为习俗。陆游《除夜雪》诗云: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描写的就是诗人边饮屠苏酒边写桃符的情景。现在南方有些地区仍有过年饮屠苏酒的习俗。椒酒具有驱寒祛湿的功效,也是正月初一饮用的一种药酒,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於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素饼是一种细长的汤面,河南人有初一饺子初二面之说,认为食素饼可以使人长命百岁。古人所食五辛盘,指的是把葱、蒜、韭、蓼蒿、芥等五种辛辣味的菜杂而食之,既取迎新之意,又有益身体健康。百事吉是柏枝、柿子和橘子(柏、柿、橘)的谐音,是古人过年时必备的年货。
5.喜迎财神
作为招财进宝之神,财神是中国人最为信奉的神祗之一。迎财神是春节习俗的一项重要活动。正如枫隐《新年竹枝词》所云:五路财神诞降辰,家家牲醴接财神。纸糊元宝财神用,安有真元宝送君。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争先恐后地把财神迎到自己家中,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明清时期,已盛行迎财神的习俗。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说: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为之接路头。江南地区一般在正月初五祭财神。俗传这一天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人们在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鸣锣击鼓,喜迎财神。苏州的住户、商家,无论贫富贵贱,正月初五都要祭祀路头神,认为谁先接到财神,谁就得到利市。清代蔡云的《吴欹》诗,描写了人们迎财神的情形:
五日财神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旧时北京的习俗,是在正月初二祭财神。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说:元旦起始拜年,初二日祭财神,商家表示开市,人家也要祭财神的。北京财神庙供奉的三财神,是指关圣帝、比干丞相和赵公元帅。人们认为,三财神一起奉祀,礼多神不怪,对财神爷的虔诚敬迎总能带来财运。在北京人的心目中,武圣关羽是一位理想的财神,因为他讲义气,重信用,符合商家崇尚的以义为利原则,受到格外尊崇。旧时北京也有正月初五祭财神的习俗,称为送神,是指除夕子夜接来了财神,破五时送财神升天。这一天,商铺纷纷贴出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在唯唯啪啪的鞭炮声中举行开业仪式。
财神何许人也?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供奉的财神,有各种称谓和名目,如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等等,而且还编出许多传说,作为根据。民间供奉的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有赵公明、关羽。据《封神榜》记载,财神名叫赵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后来助纣为虐,被陆压散人用钉头七箭书杀死。姜子牙得胜后,害怕赵公明阴魂报复,就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让他带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主管迎祥纳福之事。民间崇拜的五路财神,即赵公元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五神。正月初五接财神,尤以赵公明最受尊崇,人们鸣鞭放炮,焚香礼拜,希望能迎住这位吉星高照、财运当头的赵公元帅。
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座财神庙,写有这样一幅对联:纵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让我为难。显然,对联以财神的口吻,说出了发人深省的道理。崇尚财神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但是,愿望毕竟是一种心理的寄托,幸福生活的到来,终要靠辛勤劳动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