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急诊重症医学迎来全新突破

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急诊重症医学迎来全新突破

原创看医界看医界

收不完的患者、陆续病倒的医护、24小时超负荷运转的门急诊……和很多医疗机构一样,2022年年底的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的三个院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COVID-19感染和重症高峰。作为高端社会办医机构,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作者|宋爽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在新冠感染潮冲击下,各大医疗机构的急诊重症都面临不小的冲击,面对大批新冠急重症患者,高端社会办医机构会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呢?在抗疫硝烟逐渐消散的2023年之春,《看医界》走进中国高端医疗标杆机构上海和睦家医疗,复原那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

夜幕中的上海和睦家(上海和睦家心内科医生孙寅光拍摄

疫情冲击下的中国高端医疗

收不完的患者、陆续病倒的医护、24小时超负荷运转的门急诊……和很多医疗机构一样,2022年年底的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的三个院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COVID-19感染和重症高峰。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急诊和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黎晓光依然心有余悸。他告诉《看医界》,2022年12月中旬到2023年1月过峰期间,上海和睦家医院急诊患者是平时的5倍,最多的时候一天接诊了200余名患者,这当中90%以上都是新冠感染。

上海和睦家急诊主任黎晓光与首席医疗官钱炜在重症监护室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1月3日,上海和睦家医院长宁院区接诊了一位新冠肺炎合并继发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百岁老人。由于当时医院ICU床位全满,医务人员只能将老人安排在普通病房,同时给予老人ICU级别的护理。幸运的是,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这位百岁老人很快就康复出院。

据黎晓光介绍,疫情期间,和睦家医疗上海全院区5张ICU床位全部开放,两台呼吸机、6台高流量制氧机全部运行,但尽管如此,在持续攀升的感染人数面前,医疗资源依旧紧张。为了让更多重症患者得到救治,和睦家不得不将部分重症患者拓展到普通病房,给予ICU同级别的监护和高流量吸氧治疗,优秀的硬件设施保证了每个患者都是单间病房,避免了交叉感染。

不仅仅有高龄老人,12月28日,一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伴癫痫病史、无生活自理能力的67岁美国患者因新冠肺炎合并细菌感染入院,由于入院时已经呼吸衰竭,无法自主排痰,患者家属甚至做好了放弃治疗的准备。更为麻烦的是,患者的大块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日常护理难度,仅仅是为患者翻一次身就需要五六个护士共同协助才能完成。虽然耗费了医生和护士的巨大精力,但在高流量氧疗、特效药以及多学科会诊的联合治疗下,这名外籍患者最终也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

据悉,截至目前,上海和睦家医院前后共收治了130余名新冠感染的住院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都顺利康复并出院。

统一资源调配,三大院区开启车轮战

设备和人手短缺是疫情期间所有医疗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比较幸运的是,由于北京的感染高峰出现在上海之前,北京和睦家医院救治经验的及时反馈为上海和睦家医院争取了两周的准备时间。在这宝贵的两周时间里,上海和睦家的医疗团队为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从资源调配、诊疗规范制定、人员培训、设备采购、流程制定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准备。

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首席医疗官钱炜告诉《看医界》,疫情期间,上海和睦家采用大区化运行模式,对全上海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整合长宁、浦东、静安三大院区的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分流化管理:长宁院区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浦东院区负责轻至中度感染者的开药需求,发热的孕妇和儿童则全部集中到静安院区。

据悉,疫情伊始,上海和睦家的三大院区就在2-3天内完成了发热门诊的升级改造,并将其他专科病房临时转换,扩容急诊床位收治危重症患者。与此同时,一线医务人员也完成了跨院区和学科的重新组合,提升发热门诊和急诊重症的接诊能力和效率。

这期间,由黎晓光主任带领的急重症团队不眠不休,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了缓解人员不足,和睦家医疗还发布召集令,面向前和睦家及休假中的医务人员以兼职等形式回归,保障一线医疗资源。

钱炜介绍,为了应对感染高峰,和睦家提前对医院的供氧设备进行升级,将原本每小时9立方米的供氧系统升级到每小时15立方米,以满足新冠感染患者的需求,还赶在疫情爆发前,抓紧配置高流量吸氧设备。6台高流量吸氧设备加上2台呼吸机等设备,基本上保证了上海和睦家在新冠爆发期间的设备需求。

此外,上海和睦家的药房发挥多方力量筹措解热镇痛药和抗病毒药物,保障在整个疫情高峰期间没有出现药品断供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疫情期间,和睦家还迅速增加了一台床边血透CRRT。巧的是,这台机器刚刚到位,和睦家就接诊了一位急性重症胰腺炎、高脂血症的患者,当天就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血浆,成功进行了血浆置换。

借势发展,打造高水平急诊重症专科团队

众所周知,和睦家医疗以妇产科闻名业界,近年来又重点建设发展了骨科、外科、消化科、儿童健康中心等一批品牌专科。相比之下,上海和睦家的急诊重症专科并不为业界所熟知。面对疫情的冲击,上海和睦家医院急诊为何敢于接受挑战并表现惊艳呢?

实际上,早在年底疫情爆发之前,上海和睦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发展急诊重症专科团队,将急诊与重症两大学科有机结合,建立上海大区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这在上海地区的民营医疗中是突破重围的存在。

钱炜告诉《看医界》,为了发展急诊重症专科,上海和睦家快速引进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壮大急诊队伍,任命具有急诊和重症医学工作经验的黎晓光医生为主任,整合浦东、浦西院区急诊和重症力量,打通专科壁垒,形成统一团队,建立了快速沟通和连接的通道。

这次疫情对和睦家来说是一种挤压,同时也是一种锻炼,钱炜坦言,由于过去接触重症患者的机会与公立三甲医院有差距,很多医生在刚开始收治急剧增加的新冠者时,心里也没有足够的自信。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处置能力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自信也迅速提升,并主动承担起更多的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可以说,这场疫情的大考也成为和睦家急诊重症团队借力发展的机会。

重症医学托底,回归医疗本质

近年来,民营医疗市场加速了优胜劣汰,虽然市场预期一度不乐观,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对和睦家这样的优质医疗品牌来说也并非坏事,反而意味着曾经的无序竞争的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

疫情之后,国家层面也开始加强公立医疗机构急诊重症专科的发展,并提出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和睦家发展急诊重症团队似乎也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但钱炜表示,上海和睦家医院急诊重症专科建设并不是针对新冠疫情的跟风,而是为了契合和睦家上海大区的医疗服务发展规划。

钱炜表示,从近几年的新冠疫情来看,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已经成为一家医疗机构社会地位的关键,和睦家坚持急诊重症团队的打造,主要基于两大因素。

一是回归医疗本质。钱炜坦言,过去社会办医被定位为补充作用,很多机构将做好服务作为首要目标。但实际上,很多重症患者也希望在治愈疾病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高端医疗机构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而不是在身心极度脆弱的时候,还要承受拥挤嘈杂、冷冰冰的就医环境。因此,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提供让患者身心愉悦的服务,这才是民营医疗真正的价值。

二是基于医院整体规划,为其他专科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钱炜表示,很多大型手术的开展都需要重症医学作为安全保障,否则高风险、高难度的技术就难以在医院顺利发展,同时反过来,重大手术的开展也会对急诊重症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两者互为支持,互相推进。

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和睦家建立了完善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制度,由重症团队托底,所有参与患者救治的医生均需要参与术前讨论,对术中及术后所有的可能情况做提前预判,保证ICU等资源到位,提升质量安全。

作为中国大陆首位JCI评审官,早在加入和睦家之前,钱炜就曾代表JCI多次对上海和睦家医院进行评审,当时,和睦家的服务理念就得到他的高度认同。在他眼里,和睦家是根正苗红的国际化医疗机构,代表世界先进的医疗操作水平,是国内高端医疗服务的一面旗帜,因此在急诊重症的发展上,和睦家也理应当仁不让,承担起领头作用。

大区化运行,打造特色专科中心

从妇产起家的高端国际医疗品牌,到如今强势专科遍地开花,和睦家似乎永远不安于走寻常路,而是勇于跳出舒适区,带领民营医疗探索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对于上海和睦家医疗来说,大区化和专科化是目前专科探索发展的两大方向。

据了解,疫情期间发挥关键作用的大区化布局并非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按照上海和睦家的发展规划,未来,上海和睦家长宁院区将继续以手术平台建设和危重病患者收治为主;浦东院区则以全科及普通疾病的治疗为主;此外,去年新加入和睦家医疗的静安院区则将继续专注女性及儿童健康,持续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而在专科建设上,去年开始,上海和睦家也已经着手骨科、消化内科、康复科、儿童健康中心、微创手术中心、女性健康中心的打造,与急诊重症中心一起,形成大区化的统一专科,全面加速上海和睦家医疗特色专科的布局和打造。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