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卫人伟业国际医药研究中心承办、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 POCT 质量管理培训班举行至第二天。
25日专题会议主题为:后疫情时代POCT的临床应用。专题会议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刘勇教授、李一荣教授、张洋教授作线上演讲。以下为专题演讲回顾。
后疫情时代的发热门诊建设立
刘勇教授简介
刘勇教授立足现阶段国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的常态化特点对后疫情时代这一概念作出定义,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常态化意味着持久战,防控需要新思维。
随后刘教授分享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包括四早四集中,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等目标要求。
实验室检测在工作内容中至关重要,刘教授强调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包括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加强病例排查两方面。接着他详细介绍了发热门诊实验室的建设。包括发热门诊实验室的建设原则、选址、布局、设备设施、规划、管理与人员配置等。其中,发热门诊实验室应开展临床血液/体液、临床生化、临床免疫/血清学、临床分子生物学等检验项目。
从新冠疫情谈POCT技术
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一荣教授简介
李一荣教授从新冠疫情的实际案例出发,介绍了基因组测序、实时荧光 PCR 法、抗体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POCT、新冠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5种技术手段。他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新冠的快检与批量检测同步进行。李教授以FDA有关抗原检测的文章为例,肯定新冠抗原检测的价值,分享文中有症状-POC抗原阳性、有症状-POC抗原阴性、无症状-疫区和‘无症状-非疫区’四种判断。
他分享了医政医管局近期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指出方案中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继而分析病毒核酸、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在流感诊断中的应用。
谈到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的快速检测时,李教授介绍了分子POCT检测的前景与价值。最后他谈到呼吸道感染炎性指标的POCT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重症感染还是轻症感染。
POCT在出凝血疾病的诊疗中的应用
张洋教授简介
张洋教授讲解了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D-二聚体-POCT、INR-POCT、ACT-POCT等快速检测。结合芬兰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她介绍使用POCT测试和早期评估模型减少了病人在急诊科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平均减少46分钟。
她引用原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再次指出D-二聚体POCT 检测的现实需求。从医院文件、管理规定到项目审批流程、培训授权方案,她以阜外医院的实践为例介绍如何开展POCT的质量管理工作。
最后张教授谈到新冠患者凝血异常的情况,指出POCT检测凝血的相关指标有助于指导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的情况。
专题会议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