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八谈2023中关村论坛健康新冠疫情暴发,是对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次重大考验。疫情也带来很多启示。5月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全球大流行病的应对和国际合作平行论坛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利用创新和合作力量抗击大流行新时期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等展开探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是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的核心。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看来:应对未来大流行,加强基础研究和疾病检测也是关键。
学科交叉创新
一种传染病触发的重大疫情,对人类社会不论从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公共卫生在这中间起到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看来,除大流行外,老龄化及气候变化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公共卫生始终面临挑战。在这种挑战下,无论针对传染性疾病,还是一些慢性疾病等危险因素,需要构建一个有韧性的公共卫生体系,其中人才的建设特别重要。
在过去的认知中,公共卫生属于医学范畴,因此很多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在医学院框架下,公卫人才往往是医学背景。梁万年认为,面对大流行的防范,包括平时慢性病的管理,越来越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卫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公共卫生可能需要更多认识,它是一种交叉性学科,不仅仅靠医学、靠生命科学、靠传统的生物医学技术,就能解决大流行所带来的危害。
建设公共卫生与健康交叉学位,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在梁万年看来,应当跨越学科发展边界,推进公共卫生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必须要创新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新方式。例如,每位学生将由不同专业老师组成的交叉学科导师小组共同指导。
同时,公共卫生更强调健康因素的多元性、健康促进的社会性和健康服务的社区性。梁万年表示,要推动人才培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转变,进一步促进形成以人为本的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参与性的健康服务体系。
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要求。梁万年介绍,目前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基本上还是医学、公共医学的背景,如果要培养一个复合型人才的话,那是否意味着师资队伍的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除来自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外,师资队伍应该有农业、工科、法学、特别是计算学科背景,因为需要做预测,做研判,做态势分析,且防控要依法。当然这种师资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灵活组成的。梁万年说。
加强基础研究
面对今天,人类要老老实实向大自然学习,因为冠状病毒随处可见。1965年出现的HCoV-229E、1967年出现的HCoV-OC43、2002年出现的SARS等都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这一系列告诉我们,人类和以新冠病毒为代表的大流行病是‘猫和老鼠’相互斗争、相厮相杀的关系。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人类只能干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把钱投向基础研究。第二件事是做好疾病监测。高福直言。
应对疫情应该遵循求真务实原则。在高福看来,求真务实即依靠科学,从发现病原、共享数据到开始研发疫苗以及药物,这都是靠科学实现的。投资科学、投资基础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再推向技术转化,这样就能更好为人类服务。
医学基础研究是持续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与临床诊疗技术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目前我国医学在医疗器械、药品等领域仍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破解这些瓶颈,就需要以临床面对的诸多现实科学问题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基础研究。
高福曾提到一个观点,即大家常提及的卡脖子问题,其背后是卡脑子捆四肢的问题。之所以卡脖子,就是理念跟不上。
除防控疫情外,还要防止信息流行病。去年11月20日起,随着疫情上升态势,网上出现大量谣言,把正确信息和不正确信息混在一起,许多药物被抢售一空。相比流行病而言,信息流行病的危害性更大。
信息流行病,我给起个名字叫‘infodemic’,引发‘infodemic’的病源即inforus(信息病毒)。高福说。
此外,高福强调,新冠时代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健康产业并不是一个疫苗、一个药物、一个诊断试剂,它非常广泛。举个例子,在一开始都没有口罩的时候,中国好多企业有韧性地把口罩生产出来,世界上好多国家的口罩就生产不出来,这是全世界应该向中国学习的经验。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