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后疫情时期,中国制造业的真相是什么蔡徐坤冷处理公关成功!被曝严重跑粉买粉,演唱会嘴唇颤抖忍哭

刚刚结束的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传递出一个积极信息,中国经济的恢复进程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见怪不怪的是,一些英美媒体还在老调重弹地唱衰中国制造业,甚至引发国内居心叵测的个别人随声附和。中国制造业到底处于何种情况,值得研究者深入一线多方位调研。

首先,如果有机会持续调研中国制造业企业,你就会发现中国的制造业早就不是很多人刻板印象里劳动密集型的工厂,而是充满各种类型的数控机床,每个车间主任、厂长都在不知疲倦地钻研数字化管理、机床间的耦合技术等,工人人数虽然在变少,但工厂的生产效率在提升。笔者通过最近几个月对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基地的调研发现,工厂里90%以上的数控机床都已经实现国产化,除非服务过于挑剔、也不差钱的客户,厂长们是不需要采购那些质量只是略好一些、但价格贵很多的国际顶级数控机床的。

换言之,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进口替代已经相当深入。在当前环境下,没点硬科技实力,是很难在中国制造业高强度竞争环境下生存的。在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来源中,科技占比越来越大。不需要刻意观察,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炫酷的词汇,早已成为中国制造、智能工厂里的必备要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制造业门槛越来越高、利润向头部企业聚拢、民营企业家科技创新压力山大、智能工厂一直在招聘一线技术工人、附加值上去了而制造业岗位数量却不增反降。

其次,出口导向型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疫情周期的冲击。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下降趋势,早在疫情前就已经很明显。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A股上市公司秉承闷声发大财的原则,多年前就已将劳动力密集的车间,逐渐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和地区。后来,疫情的暴发扰乱了这个周期。由于疫情期间中国有效的防疫政策,供应链基本如常,全球制造业的不少订单自然回流中国。如今,在防疫政策优化之后,这几个月订单相对有所减少,让很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有了出口贸易泡沫的错觉。

相关数据也给出了证据:无论是中国进出口总值还是货物贸易顺差,迄今都在持续向好。原因并不复杂,只要对数据进行结构性分析,多调研几个出口产能占比较高的产业园,就能发现,2023年中国出口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强势崛起。这些新能源领域的出口企业,几乎每个都有过多年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积累。如果没有足够的前瞻性投资,民营企业家又怎么可以实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呢?

坐办公室都是问题,深入基层都是办法。只有高密度、多角度深入调研,才能厘清后疫情时期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更能理解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多个措施。一方面,相关机构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并不能靠货币政策大水漫灌般的刺激,也不能刺激房地产加杠杆,而是要通过精准的货币和产业策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手段,鼓励地方政府依据自身竞争优势发展制造业,通过市场优胜劣汰,让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找准定位、享受到后疫情市场增长的红利。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意识到上市的重要性,通过资本运作并购科技成果、提高研发投入比例,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中国需要拥有财富效应、严格监管、有进有退、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这也是中国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的一大关键。2022年,A股市场破纪录地拥有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也破纪录地有46家公司退市,今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科创板首批欺诈发行案的两家企业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将进一步显现。

总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翻天覆地的发展,要求投资者必须更加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梳理出行业周期的变迁,寻找到恰当风险、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而对于志在实干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也需清醒意识到,仅凭一股热情就能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新型制造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将是留给那些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新技术、适应新业态、理解新媒体、熟悉新渠道的年轻人。这些,才是后疫情时期中国制造业的真相。(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