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医养生的朋友,经常会听说冬病夏治这个词,三伏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专家表示,相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冬病夏治更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通俗说,就是体质弱、阳气不足、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这类人。
三伏贴
早在秦汉就有记载
冬病夏治依据的是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即利用自然界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足、机体经络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的内服药物、外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使陈旧的疾病能够得以恢复。此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念,也体现了中医学未病先防、瘥后防复的治疗特色。
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杨佃会介绍,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夏季入伏(三伏天)的时间,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有助于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三伏贴疗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早在秦汉就有记载,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诸气门下·喘》中,就详细记载了用此法治疗寒哮。历经数百年的发挥拓展,三伏贴治疗范围已扩大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激发人体阳气
去除邪气
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疾病症状遇寒加重: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后,咳嗽、喘憋程度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以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夏治指在夏天进行治疗,整个夏季都行,当然最好的时间,是从夏至开始持续到三伏天,大概是6月底至8月底。
杨佃会表示,临床上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伏贴,还有夏季服用补阳益气的汤药,以及针刺、拔罐、艾灸、刮痧等外治方法,都可以用来冬病夏治。其总体治疗原则,都是激发人体阳气,去除邪气,从而减少冬病发作次数或程度,达到最后不发病的效果。
贴敷三伏贴
要保持连续性
虽然三伏贴适应症广泛,但也不是人人适合的。临床上肺炎及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瘢痕体质以及皮肤过敏者要慎用。
相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冬病夏治更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通俗说就是体质弱、阳气不足、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这类人。杨佃会说。
每次贴敷保留时间,需遵医嘱,药物不同,贴敷保留时间不同。穴位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痒感是正常的。如患者属体质敏感者,应缩短贴药时间。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
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应忌烟酒及冷饮,避免食用过咸、辛辣、油腻及海鲜等食物。
利用三伏贴治疗,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三伏贴的每一贴,应尽量选择在每一伏的第一天,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连续贴3-5次。
需提醒的是,贴敷疗法只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对处于疾病发作、加重及正在用药的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随意减药、停药。(记者 焦守广)
来源: 齐鲁晚报